作者:王胜桥(上海商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焦玥(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但根基还不够稳固,面临消费趋于收缩、供给面临冲击、市场主体预期转弱等挑战。新形势下,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确保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促进消费增长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牵引作用。要积极探索和引导培育新的消费业态,持续优化消费供给。
比如,加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推进社区商业,构建便民生活圈;鼓励办公楼宇、住宅小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与“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
培育新业态之时,也要稳固基本盘。要瞄准“居民收入增长要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标,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减轻个人税负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瞄准“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畅通工农城乡循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增强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
新形势下,还要进一步发展新经济。“互联网+”“数字+”“平台+”是新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数字经济发展牵引产业融合,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还蕴含生产创造需求的新空间。
进一步来看,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不仅提供需求支撑,还对外部供给具有强吸引力。
二是巨量人力资本优势。各类人才奔涌而出,有助于促进创新,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三是规模最大、门类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我国的许多产业领域在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此,进一步畅通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循环,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可以让国内市场对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和产品产生更大吸引力,从而保障国内循环的可靠性、提高国际循环的可靠性。
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劳动者的技能教育培训。随着新技术、新标准、新产业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把握规律、顺应规律,帮助劳动者具备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技能知识,积极应对就业市场变化与职业生涯发展。同时,通过提供创业培训、降低创业成本等措施来鼓励高质量的创新创业。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